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

  • 环境
  • 商业与社会
  • 健康
  • 法令法规
  • 消费者
  • 能源与清洁技术
  • 劳动力
  • 捐赠
  • 教育

30 家证券公司“白名单”亮相,广发、兴业、财信最新入列,今年来 3 进 3 出,仍有头部券商未能入列ZAKER新闻

2022年06月22日
商业与社会

财联社 6 月 22 日讯(记者 黄靖斯) 时隔 3 个月,证监会再公布券商 " 白名单 ",随着广发证券、兴业证券及财信证券的最新入列,券业 " 白名单 " 最新阵容增至 30 家。

22 日晚间,证监会最新公布 2022 年 6 月证券公司 " 白名单 ",这也是首批 " 白名单 " 发布后的第 7 次放榜。本次 " 白名单 " 共有 30 家券商入选,较 3 月新增了广发、兴业和财信 3 家券商,30 家入选券商为:

安信证券、北京高华证券、财信证券、东北证券、东吴证券、东兴证券、高盛高华证券、光大证券、广发证券、国金证券、国泰君安、国开证券、国信证券、华泰证券、华西证券、华鑫证券、南京证券、平安证券、瑞银证券、申万宏源证券、西南证券、兴业证券、招商证券、中金公司、银河证券、中航证券、中泰证券、中信建投、中信证券、中原证券。

券业 " 白名单 " 设置动态调整机制,证券公司合规风控及业务风险情况均为考核因素。从规模来看,大中小券商均有覆盖; 从分类评级来看,6 月的 30 家 " 白名单 " 券商 2021 年均为 "BBB" 级以上,其中 "AA" 类券商 14 家,"A" 类券商 12 家,"BBB" 类 4 家。

首次披露至今,证监会先后共 7 次发布 " 白名单 ",分别为 2021 年 5 月、7 月、8 月、9 月、12 月,以及 2022 年 3 月和 6 月。首批 " 白名单 " 券商共 29 家,随后该阵容一直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2021 年 9 月新增了国开证券 1 家,今年 3 月西部证券、浙商证券、华宝证券被调出,6 月最新一期 " 白名单 " 则新增了广发证券、兴业证券和财信证券。

" 白名单 " 阵容增至 30 家,个别头部券商仍缺席

6 月 30 家 " 白名单 " 券商最新亮相,从公司规模来看,头部券商基本都已入列,一些中小规模、合规风控水平高的券商也当选。值得注意的是," 白名单 " 历来保持着与券商分类评级强相关的关系,本次入列的 30 家券商均为 "BBB" 级以上,其中 "A" 类券商仍为主流,占比接近九成,"AA" 类券商 14 家,"A" 类券商 12 家,"BBB" 类 4 家。

值得注意的是,2021 年分类评级为 "AA" 的 15 家券商中,除东方证券外其余全部入选,14 家 "AA" 级券商为:安信证券、光大证券、广发证券、国泰君安、国信证券、华泰证券、平安证券、申万宏源、兴业证券、招商证券、中金公司、银河证券、中信建投和中信证券。

12 家 "A" 级券商为:北京高华、东吴证券、东兴证券、国开证券、国金证券、华西证券、华鑫证券、南京证券、瑞银证券、西南证券、中航证券、中泰证券;4 家 "BBB" 级券商为:财信证券、东北证券、高盛高华和中原证券。

" 白名单 " 实施动态调整机制,将符合条件的公司及时纳入,不符合条件的公司及时调出。和 3 月的 " 白名单 " 相比,本期有 3 张新面孔,分别为广发证券、兴业证券和财信证券。从分类评级表现来看,广发和兴业表现更为突出,2021 年分类评级双双升至 "AA" 级。

值得注意的是,因各自特殊原因,此次仍有少数几家头部及 " 准头部 " 券商继续陪跑,一般来说,涉及处罚或有立案项目的,都未能进入 " 白名单 "。

今年来 " 白名单 " 阵容 3 进 3 出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深化 " 放管服 " 改革工作要求,压实证券公司内控合规主体责任,集中使用有限的监管资源,提高机构监管有效性,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2021 年 5 月 28 日,证监会公布首批 29 家证券公司 " 白名单 "。

随后,证监会根据证券公司合规风控情况对 " 白名单 " 持续动态调整,迄今为止共 7 次发布 " 白名单 ",分别为 2021 年 5 月、7 月、8 月、9 月、12 月,以及 2022 年 3 月和 6 月。从调整幅度来看," 白名单 " 历次阵容变化都不大,2021 年 7 月、8 月和 12 月均没有改动。

2021 年 9 月为 " 白名单 " 券商首次更新,新晋入围的是 " 国开证券 ",彼时 " 白名单 " 阵容增至 30 家。到 2022 年 3 月," 白名单 " 券商再次面临调整,是自该制度创设以来变动最大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出现券商被 " 踢出 " 名单的情况。3 家出局券商分别为华宝证券、西部证券和浙商证券。至此," 白名单 " 券商名额降至 27 家。证监会并未披露 3 家券商被调出 " 白名单 " 的具体原因,但大概率与公司合规风控情况有关。

到今年 6 月," 白名单 " 又再迎来 3 名 " 生力军 " 加盟,广发证券、兴业证券和财信证券同步入围,至此 " 白名单 " 阵容重回 30 家。值得注意的是," 白名单 " 首次公布至今一年时间里,首批 29 家券商仍有 26 家牢牢霸榜,从侧面证明了公司治理、合规风控能力长期走在行业前列。

回顾 " 白名单 " 三大核心问题

有望压实证券公司内控合规主体责任,集中使用有限的监管资源,提高监管有效性,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白名单 " 首次推出之际便被行业给予厚望。

" 白名单 " 如何产生? 据了解," 白名单 " 为前期证券公司申请、监管审核后确定,主要是考察 " 公司治理、合规风控 " 两方面。后续证监会不定期调整名单,不符合条件的公司及时调出,体现监管的合规经营导向。

" 白名单 " 券商将享有哪些权益? 为体现扶优限劣的监管精神,进入 " 白名单 " 的券商,将会在业务流程、监督管理方面获得许多便利,简单来说有三点," 白名单 " 券商取消部分监管意见书;对确有必要保留的监管意见书,简化工作流程;创新试点业务公司从 " 白名单 " 产生。

" 白名单 " 为何备受关注? 证监会表明,为切实增加 " 白名单 " 公司的获得感,证监会将在总结评估监管意见书实行 " 白名单 " 管理的基础上,逐步将更多的监管事项纳入 " 白名单 " 管理,将有限的监管资源集中到重点领域,进一步提升监管有效性,切实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不过证监会也特别强调," 白名单 " 主要供证券监管部门使用,证券公司不得将其用于广告、宣传、营销等商业目的。

显示更多

财联社 6 月 22 日讯(记者 黄靖斯) 时隔 3 个月,证监会再公布券商 " 白名单 ",随着广发证券、兴业证券及财信证券的最新入列,券业 " 白名单 " 最新阵容增至 30 家。

22 日晚间,证监会最新公布 2022 年 6 月证券公司 " 白名单 ",这也是首批 " 白名单 " 发布后的第 7 次放榜。本次 " 白名单 " 共有 30 家券商入选,较 3 月新增了广发、兴业和财信 3 家券商,30 家入选券商为:

安信证券、北京高华证券、财信证券、东北证券、东吴证券、东兴证券、高盛高华证券、光大证券、广发证券、国金证券、国泰君安、国开证券、国信证券、华泰证券、华西证券、华鑫证券、南京证券、平安证券、瑞银证券、申万宏源证券、西南证券、兴业证券、招商证券、中金公司、银河证券、中航证券、中泰证券、中信建投、中信证券、中原证券。

券业 " 白名单 " 设置动态调整机制,证券公司合规风控及业务风险情况均为考核因素。从规模来看,大中小券商均有覆盖; 从分类评级来看,6 月的 30 家 " 白名单 " 券商 2021 年均为 "BBB" 级以上,其中 "AA" 类券商 14 家,"A" 类券商 12 家,"BBB" 类 4 家。

首次披露至今,证监会先后共 7 次发布 " 白名单 ",分别为 2021 年 5 月、7 月、8 月、9 月、12 月,以及 2022 年 3 月和 6 月。首批 " 白名单 " 券商共 29 家,随后该阵容一直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2021 年 9 月新增了国开证券 1 家,今年 3 月西部证券、浙商证券、华宝证券被调出,6 月最新一期 " 白名单 " 则新增了广发证券、兴业证券和财信证券。

" 白名单 " 阵容增至 30 家,个别头部券商仍缺席

6 月 30 家 " 白名单 " 券商最新亮相,从公司规模来看,头部券商基本都已入列,一些中小规模、合规风控水平高的券商也当选。值得注意的是," 白名单 " 历来保持着与券商分类评级强相关的关系,本次入列的 30 家券商均为 "BBB" 级以上,其中 "A" 类券商仍为主流,占比接近九成,"AA" 类券商 14 家,"A" 类券商 12 家,"BBB" 类 4 家。

值得注意的是,2021 年分类评级为 "AA" 的 15 家券商中,除东方证券外其余全部入选,14 家 "AA" 级券商为:安信证券、光大证券、广发证券、国泰君安、国信证券、华泰证券、平安证券、申万宏源、兴业证券、招商证券、中金公司、银河证券、中信建投和中信证券。

12 家 "A" 级券商为:北京高华、东吴证券、东兴证券、国开证券、国金证券、华西证券、华鑫证券、南京证券、瑞银证券、西南证券、中航证券、中泰证券;4 家 "BBB" 级券商为:财信证券、东北证券、高盛高华和中原证券。

" 白名单 " 实施动态调整机制,将符合条件的公司及时纳入,不符合条件的公司及时调出。和 3 月的 " 白名单 " 相比,本期有 3 张新面孔,分别为广发证券、兴业证券和财信证券。从分类评级表现来看,广发和兴业表现更为突出,2021 年分类评级双双升至 "AA" 级。

值得注意的是,因各自特殊原因,此次仍有少数几家头部及 " 准头部 " 券商继续陪跑,一般来说,涉及处罚或有立案项目的,都未能进入 " 白名单 "。

今年来 " 白名单 " 阵容 3 进 3 出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深化 " 放管服 " 改革工作要求,压实证券公司内控合规主体责任,集中使用有限的监管资源,提高机构监管有效性,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2021 年 5 月 28 日,证监会公布首批 29 家证券公司 " 白名单 "。

随后,证监会根据证券公司合规风控情况对 " 白名单 " 持续动态调整,迄今为止共 7 次发布 " 白名单 ",分别为 2021 年 5 月、7 月、8 月、9 月、12 月,以及 2022 年 3 月和 6 月。从调整幅度来看," 白名单 " 历次阵容变化都不大,2021 年 7 月、8 月和 12 月均没有改动。

2021 年 9 月为 " 白名单 " 券商首次更新,新晋入围的是 " 国开证券 ",彼时 " 白名单 " 阵容增至 30 家。到 2022 年 3 月," 白名单 " 券商再次面临调整,是自该制度创设以来变动最大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出现券商被 " 踢出 " 名单的情况。3 家出局券商分别为华宝证券、西部证券和浙商证券。至此," 白名单 " 券商名额降至 27 家。证监会并未披露 3 家券商被调出 " 白名单 " 的具体原因,但大概率与公司合规风控情况有关。

到今年 6 月," 白名单 " 又再迎来 3 名 " 生力军 " 加盟,广发证券、兴业证券和财信证券同步入围,至此 " 白名单 " 阵容重回 30 家。值得注意的是," 白名单 " 首次公布至今一年时间里,首批 29 家券商仍有 26 家牢牢霸榜,从侧面证明了公司治理、合规风控能力长期走在行业前列。

回顾 " 白名单 " 三大核心问题

有望压实证券公司内控合规主体责任,集中使用有限的监管资源,提高监管有效性,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白名单 " 首次推出之际便被行业给予厚望。

" 白名单 " 如何产生? 据了解," 白名单 " 为前期证券公司申请、监管审核后确定,主要是考察 " 公司治理、合规风控 " 两方面。后续证监会不定期调整名单,不符合条件的公司及时调出,体现监管的合规经营导向。

" 白名单 " 券商将享有哪些权益? 为体现扶优限劣的监管精神,进入 " 白名单 " 的券商,将会在业务流程、监督管理方面获得许多便利,简单来说有三点," 白名单 " 券商取消部分监管意见书;对确有必要保留的监管意见书,简化工作流程;创新试点业务公司从 " 白名单 " 产生。

" 白名单 " 为何备受关注? 证监会表明,为切实增加 " 白名单 " 公司的获得感,证监会将在总结评估监管意见书实行 " 白名单 " 管理的基础上,逐步将更多的监管事项纳入 " 白名单 " 管理,将有限的监管资源集中到重点领域,进一步提升监管有效性,切实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不过证监会也特别强调," 白名单 " 主要供证券监管部门使用,证券公司不得将其用于广告、宣传、营销等商业目的。

阅读全文 →

其他重要消息:

网易发布2021年ESG报告:评级连续四年提升至A 入围标普全球可持续发展年鉴-

2022年07月01日
环境 | 能源与清洁技术 | 健康 | 商业与社会 | 慈善聚焦 | 教育

【宏观洞见】6月流动性观察:半年末资金面平稳 季末资金利率略走高 _ 东方财富网

2022年07月01日
商业与社会

「碳道」专访:被炮轰、被追捧,ESG是奶酪还是陷阱? | 甲子光年

2022年07月01日
环境 | 能源与清洁技术 | 商业与社会 | 教育 | 法令法规 | 消费者

2只ESG基金成立以来回报率超160%,多家公募管理数量在10只以上_股市直播_市场_中金在线

2022年07月01日
环境 | 商业与社会

理财公司权益类公募产品二季度业绩收官!仅3款录得正收益 超半数产品最大回撤超20%丨机警理财日报(7月1日) _ 东方财富网

2022年07月01日
环境 | 能源与清洁技术 | 商业与社会

理财公司权益类公募产品二季度业绩收官!仅3款录得正收益,超半数产品最大回撤超20%|理财

2022年07月01日
环境 | 能源与清洁技术 | 商业与社会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English
Menu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English

©2022 归ChinaCSR.com 版权所有. 亚媒网. ChinaCSR.com 资讯服务由ChinaCSR.com 提供. 如果你需要转载这些文章,请仅使用RSS内容所提供的文章概要。 对于文章和网站上的其它部分和内容,未经ChinaCSR.com许可,不得转载。

P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