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

  • 环境
  • 商业与社会
  • 健康
  • 法令法规
  • 消费者
  • 能源与清洁技术
  • 劳动力
  • 捐赠
  • 教育

罗振宇的“思维造物”终止IPO 业内分析称知识付费行业盈利预期不可确定,不足以作为上市公司的核心主业

2022年08月06日
教育 | 消费者

讯(记者张柳静)近日,深交所官网披露,北京思维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思维造物”)申请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文件,这也意味着此前有望成为“知识付费第一股”的思维造物IPO终止。业内分析称,目前知识付费行业的竞争门槛太低,而且盈利预期不可确定,所以不足以作为上市公司的核心主业。

思维造物终止IPO

深交所官网近日披露,“得到”App母公司思维造物撤回了创业板上市申请。招股书显示,思维造物由罗振宇于2014年创立,注册资本3000万元,旗下产品包括得到App、罗辑思维、得到大学以及“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等。

作为知识付费领域的佼佼者,思维造物的上市之路却一波三折。记者梳理发现,思维造物在2019年就正式开启了上市征程,最初选定的是科创板。但科创板对研发投入、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等都有更严格的要求。2020年,思维造物转战创业板,于当年5月提交了由科创板转创业板的辅导转板申请。然而,两年过去了,思维造物还是没有圆梦资本市场。

今年3月底,深交所对思维造物的IPO状态更新为“中止”,原因是IPO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过期,中止了其发行上市的审核。6月28日,思维造物完成财务资料更新,深交所恢复了其发行上市审核。而在此之前的2021年4月1日、9月30日,深交所都以同样的原因中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回顾闯关创业板的过程,思维造物曾被三次中止发行上市审核,并经历了三轮审核问询,共披露了七版招股说明书。

新增付费用户减少

据了解,思维造物曾在申请上市前获得五轮融资,投资机构不乏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雷军旗下的顺为资本、优酷、红杉中国等明星投资机构。

招股书数据显示,“得到”App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就获取了1300多万用户,展现出巨大的商业潜力。不过,其新增用户数及新增付费用户数也正遭遇增长瓶颈。

2019~2021年,“得到”App新增注册用户数量分别为397.50万人、456.46万人及357.77万人,新增付费用户数量分别为91.10万人、82.61万人及59.09万人。招股书显示,2021年得到用户总数突破4900万人,但日活只有63.24万人。

业绩方面,2019年至2021年,思维造物实现归母净利润1.17亿元、4006.35万元、1.25亿元,盈利能力起伏较大。早前,深交所的三次问询,也指向了思维造物商业模式的创新性、可持续性、业务合规性等多项问题。

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字教育分析师陈礼腾表示,在可持续性上,平台过度依赖与罗振宇个人IP以及头部名师的背景下,个人IP吸引力下降以及与名师之间合作关系的变化都会影响其发展。“随着知识付费热潮退去,讲不出更好商业故事的思维造物也只能止步IPO。”

业内声音:

思维造物“翻盘”需找到有效盈利空间

从科创板到创业板,罗振宇始终没能敲开资本的大门。而在罗振宇之前,吴晓波旗下的巴九灵借道 全通教育 ( 300359 )上市,最终失败。在业内看来,目前知识付费行业的竞争门槛太低,而且盈利预期不可确定,所以不足以作为上市公司的核心主业。

“靠个人IP成功才得以成功的平台,很难再去掉IP的标签,也很难找到真正的盈利点,名气大、效益小、空间窄、前景短,此类知识付费类平台的未来,也是可以预见的。”互联网产业时评人张书乐向记者表示,思维造物的既有商业模式很难达到资本市场预期,如果不能找到知识付费真正的有效盈利空间,很难迎来“翻盘”。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认为,知识付费类平台当前真正面临的难点在于付费用户到底通过付费得到了什么,有些用户能得到不错的收获,但有些用户得不到多少益处,知识付费服务对用户而言,仍褒贬不一。

显示更多

讯(记者张柳静)近日,深交所官网披露,北京思维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思维造物”)申请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文件,这也意味着此前有望成为“知识付费第一股”的思维造物IPO终止。业内分析称,目前知识付费行业的竞争门槛太低,而且盈利预期不可确定,所以不足以作为上市公司的核心主业。

思维造物终止IPO

深交所官网近日披露,“得到”App母公司思维造物撤回了创业板上市申请。招股书显示,思维造物由罗振宇于2014年创立,注册资本3000万元,旗下产品包括得到App、罗辑思维、得到大学以及“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等。

作为知识付费领域的佼佼者,思维造物的上市之路却一波三折。记者梳理发现,思维造物在2019年就正式开启了上市征程,最初选定的是科创板。但科创板对研发投入、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等都有更严格的要求。2020年,思维造物转战创业板,于当年5月提交了由科创板转创业板的辅导转板申请。然而,两年过去了,思维造物还是没有圆梦资本市场。

今年3月底,深交所对思维造物的IPO状态更新为“中止”,原因是IPO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过期,中止了其发行上市的审核。6月28日,思维造物完成财务资料更新,深交所恢复了其发行上市审核。而在此之前的2021年4月1日、9月30日,深交所都以同样的原因中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回顾闯关创业板的过程,思维造物曾被三次中止发行上市审核,并经历了三轮审核问询,共披露了七版招股说明书。

新增付费用户减少

据了解,思维造物曾在申请上市前获得五轮融资,投资机构不乏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雷军旗下的顺为资本、优酷、红杉中国等明星投资机构。

招股书数据显示,“得到”App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就获取了1300多万用户,展现出巨大的商业潜力。不过,其新增用户数及新增付费用户数也正遭遇增长瓶颈。

2019~2021年,“得到”App新增注册用户数量分别为397.50万人、456.46万人及357.77万人,新增付费用户数量分别为91.10万人、82.61万人及59.09万人。招股书显示,2021年得到用户总数突破4900万人,但日活只有63.24万人。

业绩方面,2019年至2021年,思维造物实现归母净利润1.17亿元、4006.35万元、1.25亿元,盈利能力起伏较大。早前,深交所的三次问询,也指向了思维造物商业模式的创新性、可持续性、业务合规性等多项问题。

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字教育分析师陈礼腾表示,在可持续性上,平台过度依赖与罗振宇个人IP以及头部名师的背景下,个人IP吸引力下降以及与名师之间合作关系的变化都会影响其发展。“随着知识付费热潮退去,讲不出更好商业故事的思维造物也只能止步IPO。”

业内声音:

思维造物“翻盘”需找到有效盈利空间

从科创板到创业板,罗振宇始终没能敲开资本的大门。而在罗振宇之前,吴晓波旗下的巴九灵借道 全通教育 ( 300359 )上市,最终失败。在业内看来,目前知识付费行业的竞争门槛太低,而且盈利预期不可确定,所以不足以作为上市公司的核心主业。

“靠个人IP成功才得以成功的平台,很难再去掉IP的标签,也很难找到真正的盈利点,名气大、效益小、空间窄、前景短,此类知识付费类平台的未来,也是可以预见的。”互联网产业时评人张书乐向记者表示,思维造物的既有商业模式很难达到资本市场预期,如果不能找到知识付费真正的有效盈利空间,很难迎来“翻盘”。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认为,知识付费类平台当前真正面临的难点在于付费用户到底通过付费得到了什么,有些用户能得到不错的收获,但有些用户得不到多少益处,知识付费服务对用户而言,仍褒贬不一。

阅读全文 →

其他重要消息:

“罗辑思维”罗振宇上市梦断 “得到”终未得到

2022年08月16日
教育 | 消费者

ESG周报(第51期)丨每日优鲜被约谈,多家券商出现合规问题 – 21经济网

2022年08月16日
环境 | 商业与社会 | 法令法规 | 消费者

“罗辑思维”罗振宇上市梦断 “得到”终未得到 | www.wenxuecity.com

2022年08月16日
教育 | 消费者

54家运动户外品牌的74条最新动态透露出两个重要趋势!【华丽双周榜:运动户外】2022年第15期

2022年08月15日
健康 | 商业与社会 | 教育 | 消费者

[中报]新桥信通(873208):2022年半年度报告

2022年08月15日
健康 | 商业与社会 | 教育 | 法令法规 | 消费者

若摄取太多蛋白质 尿液会污染环境

2022年08月15日
环境 | 健康 | 教育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English
Menu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English

©2022 归ChinaCSR.com 版权所有. 亚媒网. ChinaCSR.com 资讯服务由ChinaCSR.com 提供. 如果你需要转载这些文章,请仅使用RSS内容所提供的文章概要。 对于文章和网站上的其它部分和内容,未经ChinaCSR.com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