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

  • 环境
  • 商业与社会
  • 健康
  • 法令法规
  • 消费者
  • 能源与清洁技术
  • 劳动力
  • 捐赠
  • 教育

環團送「氣候空污治理」承諾書 賴香伶、鄭寶清承諾2025無煤桃園

2022年11月21日
商业与社会

2022年11月21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劉庭莉報導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劉庭莉報導

九合一選舉即將在週末登場,桃園環團今(21)逐一拜會、邀請四位桃園市長候選人簽署「氣候與空污治理」承諾書,賴香伶、鄭寶清親自簽署,張善政、鄭運鵬陣營則由發言人代為收下,尚未回覆是否簽署。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承諾書包含三大訴求,包括2025年無煤桃園、2030減碳目標從40%提高至六都最嚴的50%,還要推動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三接)2035至2040年的退場機制。環團稱,桃園是北台灣「第一碳都、煤都」,希望藉由達成承諾事項,改善桃園的空污問題。

民眾黨籍桃園市長候選人賴香伶親自簽署「氣候與空污治理」承諾書。圖片來源: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提供

環團:桃園為北台灣第一碳都、煤都 訴求2025無煤城市

11個桃園民間團體及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共同提出桃園版的「氣候與空污治理」承諾書,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研究員趙慧琳表示,2020年桃園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高達2571萬噸,在縣市排名第四,接近全國10%,可說是北台灣「第一碳都」。在用煤方面,桃園也是北部「第一煤都」,據統計,2019年桃園使用生煤業者共112家,生煤總核可使用量達283萬噸,等於同年麥寮煤電廠97%的用煤量,也等於2020年台中火力發電廠十座燃煤機組1/3的用煤量。

趙慧琳進一步指出,桃園市雖有同步使用天然氣、生質能進行能源轉型,卻無2050年前的脫氣期程,且燃煤汽電共生鍋爐占總用煤超過65%,卻一直到2030年才推動轉型,進展過於緩慢。

他也提到,全台燃煤汽電共生總裝置容量占比50%的雲林、15%的高雄、11%的台中,這三縣市皆有地方首長候選人承諾不晚於2027年的脫煤期程,桃園市占比8%,應該也要承諾脫煤,轉型無化石燃料電力。

另外,桃園在地聯盟理事長潘忠政提到,今年3月三接外推方案環評,中油已規劃從台中新增海管到大潭作為備用,故也要求候選人,當選後應督促中油,積極推動2035到2040年期間的退場機制。

11個桃園民間團體及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提出「氣候與空污治理」承諾書,要求桃園市長候選人承諾三大訴求。圖片來源: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提供

鄭寶清、賴香伶簽署承諾 張善政、鄭運鵬由競總代收

承諾書今日(21)送到各候選人手上,民眾黨籍候選人賴香伶親自簽署,更表示將成立市長層級的減煤、脫煤辦公室,讓桃園工業區將減煤期程納入透明化的政策中。無黨籍候選人鄭寶清除了現場親簽外,還補簽了藻礁公投推動聯盟發起的守護藻礁承諾書。

無黨籍桃園市長候選人鄭寶清今天親自簽署「氣候與空污治理」承諾書,並補簽守護藻礁承諾書。圖片來源: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提供

至於國民黨籍張善政、民進黨籍鄭運鵬則皆為競選總部代收,潘忠政表示,兩位候選人態度較為謹慎保守,「顯然不可能在今天有具體承諾」。承諾書在三天前皆已送達候選人手中,環團表示希望兩日內能收到回覆,若沒有,「代表他們真的是不重視」。

趙慧琳也提醒,截至今(2022)年11月17日的統計顯示,中壢測站氮氧化物(NOx)超標世界衛生組織(WHO)新指引的不良天數308天,為全國第三高,而像平鎮(151天)、桃園(131天)、大園(89天)、龍潭(82天)等,皆名列全國前幾名,呼籲桃園市長候選人,應更重視空氣污染危害。

國民黨籍桃園市長候選人張善政由競選總部代為收下承諾書。圖片來源: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提供

民進黨籍桃園市長候選人鄭運鵬由競選總部代為收下承諾書。圖片來源: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提供

延伸閱讀

- 【2022九合一選舉】電視辯論會看環境 六都首長候選人怎麼說(持續更新)

- 九合一選戰「抗暖保台」 環團再要求候選人納氣候治理承諾

- 燃煤機組全退場 寫下淨零首部曲 新北提前實現無煤城市

- 環境議題不缺席 13環團出考題 邀請地方首長候選人作答 相關文章 看好森林土壤、海洋藍碳 農委會:2040年要增1000萬公噸自然碳匯 2022/11/21 台大等九校共組永續治理大學聯盟 管中閔:永續要從大學發動 2022/11/21 COP27達歷史性決議:氣候災害可獲道義賠償 但減少化石燃料再等等 2022/11/21 新增50國簽署甲烷承諾 排放大國中印後續動作待觀察 2022/11/21 台廠海廢球衣首登世足賽、北半球預期迎史上最熱冬天、日本政府專機用生質燃料 2022/11/21 全球儲碳量最大泥炭地 曾因缺水釋放二氧化碳 科學家警告勿輕易開發 2022/11/18 氣候變遷污染治理台灣新聞空污空氣污染汽電共生大潭藻礁 作者 劉庭莉

期待能帶給世界一點改變

显示更多

2022年11月21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劉庭莉報導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劉庭莉報導

九合一選舉即將在週末登場,桃園環團今(21)逐一拜會、邀請四位桃園市長候選人簽署「氣候與空污治理」承諾書,賴香伶、鄭寶清親自簽署,張善政、鄭運鵬陣營則由發言人代為收下,尚未回覆是否簽署。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承諾書包含三大訴求,包括2025年無煤桃園、2030減碳目標從40%提高至六都最嚴的50%,還要推動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三接)2035至2040年的退場機制。環團稱,桃園是北台灣「第一碳都、煤都」,希望藉由達成承諾事項,改善桃園的空污問題。

民眾黨籍桃園市長候選人賴香伶親自簽署「氣候與空污治理」承諾書。圖片來源: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提供

環團:桃園為北台灣第一碳都、煤都 訴求2025無煤城市

11個桃園民間團體及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共同提出桃園版的「氣候與空污治理」承諾書,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研究員趙慧琳表示,2020年桃園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高達2571萬噸,在縣市排名第四,接近全國10%,可說是北台灣「第一碳都」。在用煤方面,桃園也是北部「第一煤都」,據統計,2019年桃園使用生煤業者共112家,生煤總核可使用量達283萬噸,等於同年麥寮煤電廠97%的用煤量,也等於2020年台中火力發電廠十座燃煤機組1/3的用煤量。

趙慧琳進一步指出,桃園市雖有同步使用天然氣、生質能進行能源轉型,卻無2050年前的脫氣期程,且燃煤汽電共生鍋爐占總用煤超過65%,卻一直到2030年才推動轉型,進展過於緩慢。

他也提到,全台燃煤汽電共生總裝置容量占比50%的雲林、15%的高雄、11%的台中,這三縣市皆有地方首長候選人承諾不晚於2027年的脫煤期程,桃園市占比8%,應該也要承諾脫煤,轉型無化石燃料電力。

另外,桃園在地聯盟理事長潘忠政提到,今年3月三接外推方案環評,中油已規劃從台中新增海管到大潭作為備用,故也要求候選人,當選後應督促中油,積極推動2035到2040年期間的退場機制。

11個桃園民間團體及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提出「氣候與空污治理」承諾書,要求桃園市長候選人承諾三大訴求。圖片來源: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提供

鄭寶清、賴香伶簽署承諾 張善政、鄭運鵬由競總代收

承諾書今日(21)送到各候選人手上,民眾黨籍候選人賴香伶親自簽署,更表示將成立市長層級的減煤、脫煤辦公室,讓桃園工業區將減煤期程納入透明化的政策中。無黨籍候選人鄭寶清除了現場親簽外,還補簽了藻礁公投推動聯盟發起的守護藻礁承諾書。

無黨籍桃園市長候選人鄭寶清今天親自簽署「氣候與空污治理」承諾書,並補簽守護藻礁承諾書。圖片來源: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提供

至於國民黨籍張善政、民進黨籍鄭運鵬則皆為競選總部代收,潘忠政表示,兩位候選人態度較為謹慎保守,「顯然不可能在今天有具體承諾」。承諾書在三天前皆已送達候選人手中,環團表示希望兩日內能收到回覆,若沒有,「代表他們真的是不重視」。

趙慧琳也提醒,截至今(2022)年11月17日的統計顯示,中壢測站氮氧化物(NOx)超標世界衛生組織(WHO)新指引的不良天數308天,為全國第三高,而像平鎮(151天)、桃園(131天)、大園(89天)、龍潭(82天)等,皆名列全國前幾名,呼籲桃園市長候選人,應更重視空氣污染危害。

國民黨籍桃園市長候選人張善政由競選總部代為收下承諾書。圖片來源: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提供

民進黨籍桃園市長候選人鄭運鵬由競選總部代為收下承諾書。圖片來源: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提供

延伸閱讀

– 【2022九合一選舉】電視辯論會看環境 六都首長候選人怎麼說(持續更新)

– 九合一選戰「抗暖保台」 環團再要求候選人納氣候治理承諾

– 燃煤機組全退場 寫下淨零首部曲 新北提前實現無煤城市

– 環境議題不缺席 13環團出考題 邀請地方首長候選人作答 相關文章 看好森林土壤、海洋藍碳 農委會:2040年要增1000萬公噸自然碳匯 2022/11/21 台大等九校共組永續治理大學聯盟 管中閔:永續要從大學發動 2022/11/21 COP27達歷史性決議:氣候災害可獲道義賠償 但減少化石燃料再等等 2022/11/21 新增50國簽署甲烷承諾 排放大國中印後續動作待觀察 2022/11/21 台廠海廢球衣首登世足賽、北半球預期迎史上最熱冬天、日本政府專機用生質燃料 2022/11/21 全球儲碳量最大泥炭地 曾因缺水釋放二氧化碳 科學家警告勿輕易開發 2022/11/18 氣候變遷污染治理台灣新聞空污空氣污染汽電共生大潭藻礁 作者 劉庭莉

期待能帶給世界一點改變

阅读全文 →

其他重要消息:

摩根大通財管CEO:當前危機不是系統性的

2023年03月22日
商业与社会

卜睿哲:兩岸軍事衝突風險並非為零 台美應做好準備

2023年03月22日
商业与社会

中國新聞快報:中國多地遭沙塵暴襲擊 北京驚現現藍太陽

2023年03月22日
商业与社会

瑞信交易案創兩大先例 大股東痛批:無權投票嚴重侵犯股東權利

2023年03月22日
商业与社会

美联社揭露北京疫情解封内幕:数十万条生命成为仓惶解封的代价

2023年03月22日
商业与社会

重罰美福未果 環署:依法不合、會邀地方討論修法

2023年03月21日
商业与社会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English
Menu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English

©2023 归ChinaCSR.com 版权所有. 亚媒网. ChinaCSR.com 资讯服务由ChinaCSR.com 提供. 如果你需要转载这些文章,请仅使用RSS内容所提供的文章概要。 对于文章和网站上的其它部分和内容,未经ChinaCSR.com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