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

  • 环境
  • 商业与社会
  • 健康
  • 法令法规
  • 消费者
  • 能源与清洁技术
  • 劳动力
  • 捐赠
  • 教育

紐時:防疫掀民怨 悼念江澤民成為習近平新難題

2022年12月01日
商业与社会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尹俊傑紐約30日專電)中共第三代領導人江澤民今天病逝。紐約時報分析,江澤民在位時中國社會風氣相對開放,現任領導人習近平則因鐵腕防疫而面臨強大社會反彈,如何悼念江澤民此時格外棘手。

96歲的江澤民11月30日在上海病逝前,中國多地因民眾厭倦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嚴格防疫限制而爆發示威,為1989年天安門事件以來最大民間抗爭浪潮。部分示威訴求中國重回1990年代江澤民在位時尚可想像、甚至能公開討論的政治自由化路線。

紐時新聞分析,中國試圖因應疫情升溫、經濟流失動能之際,習近平必須主持江澤民追悼儀式,如何在悼念之餘避免江澤民成為反過來對準自己的象徵性棍棒,是習近平未來幾週將面對的另一挑戰。

前中共總書記胡耀邦1989年4月去世,大批學生聚集在北京天安門廣場悼念,最終演變成武力鎮壓的六四事件。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政治學教授王惠玲說,江澤民未曾享有胡耀邦的高聲望,但中共悼念他的方式仍可能激起更多人憤怒。江澤民去世至少會給民眾聚集悼念的正當理由。

習近平掌權10年來,專制政策將言論審查與意識形態控制帶到新高點。江澤民死訊一出,中國網路上出現大量悼念文,有些以隱喻或冷嘲熱諷語氣比較江澤民與習近平。

微博一則評論回憶1998年中國多地洪水氾濫,江澤民視察災情時手持大聲公呼籲救難人員堅持到底,阻止潰堤。評論寫道,中國社會當時砥礪前行、意氣風發、高歌邁入新時代。

分析寫道,江澤民在位期間時而浮誇,政治生命面臨考驗時則拿出鐵腕手段,面對法輪功信徒就是如此。但中國人民仍有充分理由懷念江澤民1989年上台至2004年卸下軍權的時光。

當時的中國從天安門事件後的政治凝結,邁入令人暈眩、時而魯莽且污染環境的多年高成長階段。中共牢牢控制政治生活,卻也容許人權律師、商業媒體、異議人士與自由派學者參與公共辯論,這種微少的自由如今不復存在。

另一則微博評論感謝江澤民讓中國觀眾得以進戲院看1997年上映的「鐵達尼號」(Titanic),獲得數以萬計的讚之後遭刪除。

江澤民死訊公布數小時後,微博言論審查人員迅速限制相關新聞評論功能。紐時研判,中國民間大規模反抗鐵腕防疫後,此舉是防止相對無害的懷舊演變成暗諷習近平與中共的局面。

上週末,上海、北京等中國大城爆發示威,大批民眾走上街頭反對嚴格的動態清零防疫政策。部分示威者抓住機會鼓吹民主改革、新聞自由、終結言論審查,甚至要求習近平與中共下台。如今江澤民逝世,令人聯想到1989年胡耀邦之死引發天安門學運。

北京歷史學者章立凡以書面回應紐時提問表示,習近平可運用江澤民追悼儀式嘗試走出孤立處境。這究竟會是揮別六四惡夢,還是惡夢重演,外界只能靜觀其變。

但美國智庫詹姆士敦基金會(Jamestown Foundation)資深研究員林和立認為,習近平已在安全領域布下天羅地網,天安門事件重演可能性極低,江澤民之死不會對中國政局產生漣漪效應。(編輯:郭中翰)1111201

显示更多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尹俊傑紐約30日專電)中共第三代領導人江澤民今天病逝。紐約時報分析,江澤民在位時中國社會風氣相對開放,現任領導人習近平則因鐵腕防疫而面臨強大社會反彈,如何悼念江澤民此時格外棘手。

96歲的江澤民11月30日在上海病逝前,中國多地因民眾厭倦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嚴格防疫限制而爆發示威,為1989年天安門事件以來最大民間抗爭浪潮。部分示威訴求中國重回1990年代江澤民在位時尚可想像、甚至能公開討論的政治自由化路線。

紐時新聞分析,中國試圖因應疫情升溫、經濟流失動能之際,習近平必須主持江澤民追悼儀式,如何在悼念之餘避免江澤民成為反過來對準自己的象徵性棍棒,是習近平未來幾週將面對的另一挑戰。

前中共總書記胡耀邦1989年4月去世,大批學生聚集在北京天安門廣場悼念,最終演變成武力鎮壓的六四事件。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政治學教授王惠玲說,江澤民未曾享有胡耀邦的高聲望,但中共悼念他的方式仍可能激起更多人憤怒。江澤民去世至少會給民眾聚集悼念的正當理由。

習近平掌權10年來,專制政策將言論審查與意識形態控制帶到新高點。江澤民死訊一出,中國網路上出現大量悼念文,有些以隱喻或冷嘲熱諷語氣比較江澤民與習近平。

微博一則評論回憶1998年中國多地洪水氾濫,江澤民視察災情時手持大聲公呼籲救難人員堅持到底,阻止潰堤。評論寫道,中國社會當時砥礪前行、意氣風發、高歌邁入新時代。

分析寫道,江澤民在位期間時而浮誇,政治生命面臨考驗時則拿出鐵腕手段,面對法輪功信徒就是如此。但中國人民仍有充分理由懷念江澤民1989年上台至2004年卸下軍權的時光。

當時的中國從天安門事件後的政治凝結,邁入令人暈眩、時而魯莽且污染環境的多年高成長階段。中共牢牢控制政治生活,卻也容許人權律師、商業媒體、異議人士與自由派學者參與公共辯論,這種微少的自由如今不復存在。

另一則微博評論感謝江澤民讓中國觀眾得以進戲院看1997年上映的「鐵達尼號」(Titanic),獲得數以萬計的讚之後遭刪除。

江澤民死訊公布數小時後,微博言論審查人員迅速限制相關新聞評論功能。紐時研判,中國民間大規模反抗鐵腕防疫後,此舉是防止相對無害的懷舊演變成暗諷習近平與中共的局面。

上週末,上海、北京等中國大城爆發示威,大批民眾走上街頭反對嚴格的動態清零防疫政策。部分示威者抓住機會鼓吹民主改革、新聞自由、終結言論審查,甚至要求習近平與中共下台。如今江澤民逝世,令人聯想到1989年胡耀邦之死引發天安門學運。

北京歷史學者章立凡以書面回應紐時提問表示,習近平可運用江澤民追悼儀式嘗試走出孤立處境。這究竟會是揮別六四惡夢,還是惡夢重演,外界只能靜觀其變。

但美國智庫詹姆士敦基金會(Jamestown Foundation)資深研究員林和立認為,習近平已在安全領域布下天羅地網,天安門事件重演可能性極低,江澤民之死不會對中國政局產生漣漪效應。(編輯:郭中翰)1111201

阅读全文 →

其他重要消息:

中國偵察氣球遭美軍機擊落 拜登讚軍方行動成功

2023年02月05日
商业与社会

66岁巴西航母圣保罗号寿终正寝,海葬大西洋底引发环保组织抗议

2023年02月04日
商业与社会

印度人工淚液遭細菌污染 在美致感染失明釀1死

2023年02月04日
商业与社会

巴西擊沉退役航艦 內含有毒物質恐污染海洋

2023年02月04日
商业与社会

動視暴雪同意向SEC支付3500萬美元 和解工作場所不當行為指控

2023年02月04日
商业与社会

【全文】京華城舊址蓋全台最綠商辦 沈慶京:拚獲利也要有意義

2023年02月04日
商业与社会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English
Menu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English

©2023 归ChinaCSR.com 版权所有. 亚媒网. ChinaCSR.com 资讯服务由ChinaCSR.com 提供. 如果你需要转载这些文章,请仅使用RSS内容所提供的文章概要。 对于文章和网站上的其它部分和内容,未经ChinaCSR.com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