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拖欠污水處理費 縣政府被環保公司索賠5.7億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6月24日訊】河南省漯河市臨潁縣政府及城管局等機構,因長期拖欠污水處理費,近日被重慶康達環保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重慶康達」)及旗下全資子公司臨潁康達環保水務有限公司(簡稱「臨潁康達」)告上法院,被索賠約5.7億元(人民幣,下同)。
據陸媒大風新聞6月23日報導,重慶康達是重慶一家上市公司,2008年7月接受河南臨潁縣政府的招商引資,取得污水處理廠特許經營權後,在當地成立了全資子公司「臨潁康達」,建起了一個污水處理廠,還先後兩次按照官方的要求完成提標擴建。
不料,自從2020年以後,臨潁縣官方就一直拖欠污水處理費不予支付,至今累計已超過一億元,導致臨潁康達發生資金鏈短缺的情況,陷入被銀行逼債以及無法及時給員工發工資等困境之中。為自救,康達環保近日將臨潁縣政府、臨潁縣城管局等3家單位告上法院,並索賠約5.7億元損失。
重慶康達的董事長助理兼臨潁康達副總經理胡先生告訴陸媒,當初重慶康達是以2000萬元的價格獲得了臨潁污水處理廠的特許經營權,其所建污水處理廠每天能處理3萬噸的污水。
2014年7月17日,臨潁康達公司又與縣政府簽署了有關污水處理廠提標工程項目的補充協議,雙方約定「臨潁康達」向該污水處理廠投資,將該廠的出水從一級B提高到一級A,而污水處理服務費定為1.255元/噸。
5年後(2019年),臨潁康達與臨潁縣住建局簽署了《臨潁縣城市污水處理廠特許經營權補充協議(二)》,約定對該污水處理廠進行再擴建,將每日處理污水的規模從3萬噸提高到6萬噸,並將出水標準從一級A逐步提高到類4類地表水。與此同時,水價從1.255元/噸逐步提高到1.5175元/噸(類5類水的污水處理服務費價格),再提高至2.2675元/噸(類4類水的污水處理服務費價格)。
在2020年臨潁康達完成了兩次提標的項目,總投資約1.58億元,但從那時候起,臨潁縣政府及相關的政府機構就一直拖欠污水處理費,至今累計約為1.29億元。按照當初約定,對方還需承擔逾期付款的違約金約1000萬元。
據胡先生介紹,為解決長期拖欠污水處理費的問題,臨潁縣城管局曾於2021年6月28日與臨潁康達公司簽署過一份《污水處理服務費支付協議》,約定該局自同年7月起,按月及時向臨潁康達支付污水處理費,並將分3年期補繳截止同年6月底前應付而未付給的污水處理服務費。可是簽署協議後,該局至今未及時足額履行其承諾的付款義務。其後臨潁康達又多次與臨潁縣政府交涉,縣政府才開始按月支付部分「基本運行費用」,但支付了一段時間又停了。
現在,臨潁康達自身也因資金短缺被銀行逼債,面臨員工欠薪、供應商起訴、公司帳戶輪番遭凍結等困境,於2025年5月6日向河南省漯河市中級法院提起訴訟,狀告臨潁縣政府、臨潁縣住建局和縣城管局長期拖欠污水處理費,嚴重侵害了臨潁康達的合法權益,給他們的生產經營帶來巨大困難,導致污水廠的日常經營已無法正常開展。
重慶康達環保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陸媒採訪時強調,污水處理是一項民生工程,如果污水廠被迫關門,將會產生環境污染。
漯河市中級法院公佈的相關信息顯示,這起訴訟已通過審查決定立案,案件類型屬行政一審案件。
企查查顯示,「重慶康達」成立於1996年7月,註冊資本約18.76億元,主要從事環境保護服務、環境污染治理服務以及水污染治理服務等,有逾2000名員工,於2016年在香港上市。臨潁康達是重慶康達的全資子公司,註冊資本600萬元。
這起事件經媒體報導後,引起了中國網民的圍觀與熱議。
一位北京網友寫到:居民繳納的水費中通常包含污水處理費這一獨立科目,它用於保障污水處理廠正常運營。出現欠污水處理廠高額資金的情況,主要是因為部分地方政府面臨財政壓力,像河南臨潁縣就因資金短缺拖欠費用;污水處理費徵收的收支兩條線模式下,地方財政有缺口易形成拖欠… …
一位河南網友留言感嘆:「污水廠是民生企業,企業生存也需要資金支持。政府長期拖欠資金,企業真是太難了!」
(記者竺穎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林清)
本文網址: https://www.ntdtv.com/b5/2025/06/23/a103997986.html
显示更多